2018-07-03 8145 2
熟悉家具原材料供應的朋友都知道,從2017年開始,家裝行業聽取“漲價”聲一片,家具原材料價格上漲、人工加價。這一波漲價大潮覆蓋了全國各地,從南到北,萬一例外,讓經營者心驚膽戰。
古語有云,“偏聽則暗,兼聽則明。”對于這個近年被媒體反復提及的話題,我們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冷靜分析,揭開“漲價”背后的產業發展疑云。
原材料漲價讓人心驚
2016年底,家具原材料大幅上漲,海綿最高上漲70%。此后,經過媒體大肆宣傳,家具原材料上漲幾乎牽一發而動全身。
家具原材料之所以上漲,主要是受到勞動力成本上漲、物流費用增加、產業結構調整、匯率波動及國家政策等影響,其中,政策和物流最為關鍵。
在此產業態勢下,強者越強,弱者越弱。數據顯示,2016年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20%以上,利潤同比增長15%左右,并且利潤增幅大于產量增福,企業效益有所提升。
短期內上漲態勢明朗,企業與行業該如何應對?是逃離制造業,還是另覓他途?家具企業、家具原材料企業,需對癥下藥。
一、應對物流成本上漲 優化運輸系統是關鍵
目前,中國家具產業形成了明顯的區域集群式發展格局,相應的家具制造、物流、營銷等產業鏈也要完成集聚,從而優化產業配置,降低物流成本,提高產業效率。
二、應對產業結構調整 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是關鍵
海綿之所以大幅度漲價,國家對高污染企業的重拳治理是直接原因,其背后表明了國家淘汰落后低端產能的決心,因此,加速產業升級有助于原材料與家具產業雙贏。
三、中國家具材料產業也亟待轉型突破
中國家具原材料雖然也有進口,但大部分仍依靠內需市場,特別是全產業鏈原材料產業園,成為支撐周邊及全國家具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,因此,中國家具材料產業也亟待轉型突破。
相信2018年中國家具產業洗牌仍將繼續,在這場以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”為主導的經濟轉型潮流中,“陣痛”是必經階段,而洗牌后市場的競爭效率會更高,行業發展也會更加健康。
原材料產業作為家具產業基石,要明確發展定位,加速優化產業布局,并做到良好地規范產業環境,順勢轉型,方可促使整個家具市場實現可持續增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