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4-22 7602 151
“整家定制2.0、全新升級、多空間整體解決方案”,類似的口號鋪天蓋地,家居行業正圍繞整裝、整家進行一場市場爭奪戰。
隨著80后、90后等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,家居行業孕育出各種新玩法。尤其是今年,整裝、整家等概念成為風口,各大家居企業都在發力“整”事。
在一片熱鬧背后,有幾家歡喜幾家愁?整家、整裝,最終將向何處去?
“整”事成為熱潮
北京北五環紅星美凱龍商場4層,出了電梯往左手邊走20米,就是歐派家居店面,這也是歐派北京首家整家定制2.0店。
歐派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,整家定制2.0指“全屋六大空間咨詢規劃+柜門墻配產品+菜單式計價”的空間整體解決方案。相比于以往的整家1.0店,如今的空間設計、產品、套餐均有升級。
在整裝賽道上,歐派聯手眾多龍頭裝企、產品品牌商成立新整裝戰略聯盟,以構建整裝新生態。
不只是歐派,包括索菲亞、掌上明珠、尚品宅配等家居企業都玩起了整家、整裝概念。
日前,索菲亞提出了全新的“衣柜整家定制”,還和一些家電品牌達成深度戰略合作,聯合推進賣場聯售,擴大渠道布局范圍。
10月31日,掌上明珠宣布將聯合頭部裝企,升級整裝產品,以為消費者提供一體化家裝服務。
尚品宅配通過針對消費者的BIM整裝模式和自建的HOMKOO整裝云等模式,加緊布局整裝賽道。
大材研究首席研究員鄧超明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,整家也好,整裝也好,本質上是商業跨界,強強聯合,這反映出,只靠單一產品打天下已經難以做大做強。
一方面,從消費端來看,愿意選擇整家、整裝的消費群體明顯增加。以整裝而言,這種模式的優勢比較明顯,提供從設計、裝修施工到家具、定制、軟裝配齊的一站式服務,比以往的半包、全屋定制等更省事省力。由于整家和整裝都是多品類打包,可能更省錢,這也較受年輕消費群體的歡迎。
另一方面,從企業端來看,整家力圖滿足一站式家居配齊的需求,可以提高客單價,助推整體業績增長;而整裝從裝修設計環節切入,與裝修公司聯合,搶占流量入口,有助于影響客戶的選擇,搶先一步獲取優勢客源,突破增長瓶頸。
從走訪北京北五環紅星美凱龍歐派整家定制2.0店以及南四環集美家居歐派全屋定制店的情況來看,2.0的整家店品類略為豐富、品牌知名度更大一些。
對此,中國家居/設計產業互聯網戰略專家、中國設計院長基地總發起人王建國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,相比于以前,如今的整家不是各個品類的拼湊,而是更為成體系的升級;而整裝也同樣如此,是基于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多品類的集合,是供應鏈整合和渠道變革的升級。
王建國認為,整家2.0、整裝3.0,凸顯了家居企業在整合方面不斷升級,其背后是商業模式的迭代,但是最終能否見效,還是要看消費者能否接受。新概念、新詞匯只能吸引消費者一時的關注,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產品本身,包括產品背后的品牌,以及價格體系等方面。
行業整合處于混戰期
在北京北五環歐派整家定制2.0店,以及南四環歐派全屋定制店,
中國新聞周刊注意到,即使在周六日,人流也十分稀少。
歐派工作人員提供的家裝菜單顯示,雖然名為整家定制,但產品基本以歐派為主,只有少數其他品牌的產品。
以其59800元的套餐產品為例,定制柜為歐派20平方米柜子,另外餐廳、臥室、背景墻都是歐派產品,一旦消費滿5萬元,就可以0元購買慕思床品,另有少量家電產品如掃地機器人及洗烘一體機可選。
一位消費者對此表示,所謂整家,感覺是換個噱頭賣自有產品,其他品牌更像是引流的;而且不論是自有產品還是其他品牌產品,可選擇的范圍并不大。
從歐派的整裝業務來看,目前歐派正加緊在裝企布局。歐派在梵客等布局店中店模式,則面臨著眾多競爭對手的挑戰。
總體來看,轟轟烈烈的整家、整裝當前收效不大。
中國新聞周刊走訪多家裝企發現,就櫥柜而言,盡管歐派多有布局,但裝企的自有品牌,以及其他櫥柜品牌分食了較大的市場。
一位裝修設計師對此表示,從用料來看,歐派與其他很多品牌相差不大,但價格偏高,從整單來看,消費者也會考慮性價比的因素。
歐派家居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,該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狀況中。上半年實現總營收96.93億元,同比增長18.21%;歸母凈利潤10.18億元,同比增長0.58%。三季報顯示,歐派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9.90億元,同比下降5.82%,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凈利潤為9.72億元,同比下降11.71%。
廚柜作為歐派整家業務的重要一環,上半年接近零增長,拉低了總體業績。對此,歐派家居董事長兼總裁姚良松此前表示,廚柜業務體量大,但上半年廚柜業務收入比衣柜業務少1/3,營收增長率從去年同期的46.54%下滑至1.95%,減少了44.59個百分點,這是上半年業績的一大“窟窿”。
此外,據媒體報道,歐派整裝大家居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年初定下的40億整裝業務收入目標可能無法實現,整體預計是34億元左右。
尚品宅配半年報顯示,該公司整裝業務收入為2.03億元,同比下降58.7%。
根據目前的數據,也有部分家居企業整裝業務出現增長,目前規模并不大。
為何雷聲大雨點小?整裝業務似乎陷入了尷尬境地。
鄧超明表示,除了大的經濟消費環境低迷以及疫情等因素之外,整家、整裝的商業模式尚未迭代完成,也是重要原因。
一方面,在整裝產品研發、生產、配送、裝修公司合作等環節,都沒有理順,無法實現高效運行,導致投訴較多、裝企合作熱情減退、回報較差,這種模式尚需進一步完善,運營機制還需要改進。
另一方面,整家與整裝的協同效應沒有發揮出來,比如整家產品的競爭力弱、合作利益點不足,以至合作裝企的數量太少,加之質量不高,無法支撐整裝業務的可持續運營。
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秦占學告訴中國新聞周刊,目前來看,家居企業應該說在整合資源方面還處于一個摸索期,企業呈現良莠不齊的狀態,整家、整裝模式并未成熟。
商業模式還需進化
但毫無疑問,整家、整裝是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,且這兩方面目前看還不可偏廢。
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,2023年家裝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.2萬億元,其中整裝市場的規模將迅速擴大,成為一大亮點,并將以超過20%的增速持續高增長。
目前,家居企業的整家正在迭代,而整裝的步伐更是不斷加快。以歐派為例,其在裝企的落子已超過數百家,其業績發展潛力仍有較多看點。
在11月7日的業績說明會上,姚良松表示,“明年行業不會好到哪里,也不會壞到哪里;公司應對策略是做好更壞的打算。通過這一次的倒逼(大環境不佳),我們發現自己有很多問題,也讓內功得到提升。假如明年是和今年一樣的氣候,我們大概率會做得更好。”
從整家、整裝的理想狀態來看,一站式高品質服務,自然是部分消費者所需要的。但從目前來看,理想到現實,還存在一定的距離。
王建國認為,如果家居企業不斷“整”事,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消費者要么看不懂,要么“整”得偏離了消費者的需求,那最終恐怕不利于企業與行業的發展。
家居企業必須真正從消費者的角度換位思考,打造的產品是不是符合消費者的需求,最終的整個菜單是不是有更高的性價比。
鄧超明表示,整家、整裝業務要進一步擴大市場,占領消費者心智,還需要在多個環節下功夫。
一是品牌之間的強強聯合。現在是品牌效應爆發的時代,要想贏得消費者認可,那么家裝方案里涉及到的品牌,必須具備號召力。
二是一體化設計、一體化配齊、一體化施工交付,并能保障按期完成。
三是切實凸顯出整家、整裝的性價比優勢,包括更有優勢的價格、更好的品質等。
鄧超明認為,另一方面,行業的發展機制也需要理順,尤其是合作模式、利益分成機制。比如家居企業之間、家居企業與家裝公司之間的利益分成、信息化管理、交付保障、服務保障等,既要讓對方有理想的利潤空間,又要從交付、客流量等經營環節相互賦能,只有整個合作機制讓雙方認同,資源整合才能進入快車道。
“整家、整裝的布局不是一蹴而就的”,王建國表示,這需要家居企業在產品研發、運營人才、資金支持等各方面的持續投入,不能急于求成,不要去投機取巧,而是要堅持長期主義。
秦占學告訴中國新聞周刊,行業演化的最終方向是有靈魂的家裝,綠色、低碳、健康、美學等需求值得關注,這將是家居行業的新風口。
顯然,從這些層面看,目前的整家、整裝還需要進化,商業模式還處于快速變革之中。
秦占學表示,隨著整家、整裝模式的進一步發展,行業的品牌、商場、裝企等很可能進一步融合,將呈現出商品的布匹化和服務機構的品牌化,屆時將誕生新的巨頭,這非常值得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