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2-25 9680 2
2016年,全國開始進行環保大督查,很多家具企業以為這陣環保風會刮過去,沒想到到了2017年,環保整治越來越嚴厲,一系列的環保整治行動讓企業看到了政府治理環境的決心。
2018年,對于家具行業來說,更為嚴厲的環保整治行動大概要算“環保稅”的起征了。
多地公布環保稅額及項目數
6年立法,兩次審議,《環境保護稅法》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,目前已有近30個省(市、區)陸續公布了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環保稅具體使用稅額及項目數。
家具生產成本增加 《環境保護稅法》明確指出,直接向環境排放氣、水、固體和噪聲這四種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,需要繳納環保稅,包括了大部分制造業和部分污染較嚴重的加工業,涉及500多萬戶各類企業。
這就意味著,5000萬元企業在環保方面的開支,如果全部轉嫁給消費者,家具的出廠價至少增加1%至2%。這一至兩個點的成本增加,對于凈利潤率常常不到10%的中小家具企業來說,可能就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家具企業成本轉嫁消費者
當下家具制造業面臨的成本壓力還有勞動力成本增長高達2.7倍、民營企業融資成本超過銀行基準利率2倍以上、物流成本是發達國家2倍、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等。制造企業成本的上漲,必然會導致家具價格的上漲。
翻看家具上市公司的業績報告,早在2017年年初,不少企業的家具市場價已經上漲。而今年以來,隨著各項成本的上漲,家具上漲的戲碼也一直在上演。有些企業為了保市場份額,盡量延緩價格上漲的時間,減小上漲的幅度,但是成本的持續上漲,也迫使這些企業加入漲價的行列。
消費者對物價上漲已經見怪不怪。早在幾個月前,朋友圈就在轉發家居,甚至是家電產品2018年漲價的各種消息,這絕非空穴來風。畢竟在這個年代,漲價已是見怪不怪。
可以預見的是,在經濟發展的新階段,適合環保要求將成為家具制造企業的必備生產條件,由此也將加速家具行業的深度洗牌。